最近發生的一件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:
XX模具有限公司因行業變化,加上老板也有其他產業,所以決定不再經營了。公司老板就跟韓會計說,注銷這家公司吧,公司太多麻煩!
韓會計心想,大家都說注銷難,我可是熟門熟路了,之前辦了幾家有經驗,應該是很順利的啦!
于是,將注銷資料交給稅局一看,資產負債表中存貨,還有原材料、庫存商品830多萬元。稅務專管員沒出聲,說,你這資料還有點不齊,過幾天齊了一起帶來吧!
過了幾天,突然稅務稽查來了幾個人,說要看看存貨在哪里。當時韓會計就慌了,哪還有什么存貨,那個數字就是掛的空賬!
這下沒法交差了,只好說,是之前歷史的賬的問題掛賬,實際上存貨沒有了,我入職時就這樣了呀,不清楚!
稅務稽查人員都是身經百戰的,肯定不會這樣被糊弄過去的,親自跑到庫房一看究竟,確實沒存貨了。但發現庫房里面有一張舊辦公桌,稅局稽查過去將辦公桌抽屜拉開一看,出*大*事*了?。?!
前五年的倉庫出入庫賬全在那,還是手工的,上面粘滿了灰塵!
韓會計差點立即暈倒?。?!這可是五年內的公司最真實的實物賬呀!稅局稽查帶著那迷人的笑容,呵呵*****你知道的
結果咋樣?老板、韓會計通過N種關系,各方努力溝通,最終的結果是:
830萬元進項轉出,交17%的增值稅??!還有附加稅?。?!
外加滯納金一起,交了220萬元??!外加罰款160萬元!
合計380萬?。。。?!
其他的事,就不說了!
老板哭了,可憐的韓會計那肯定是工作不保了,直接閃人了.......上個月的工資都沒要。
真是一起因為注銷引起的慘案啦?。?!
我們都知道,注銷公司花費不菲,不僅有代辦公司收取的服務費,還有各種補稅、罰款等著你。
首先,注銷公司肯定要先把國、地稅注銷掉(所得稅在國稅的,先注銷地稅;所得稅在地稅的,先注銷國稅)。
在進行稅務注銷的時候,要清算公司的增值稅、企業所得稅、增值稅附加稅、印花稅等。
如果從來沒有報過稅,那就是每個稅種2000以內的罰款(具體多少和逾期時間有關)。
而地稅方面,還會特別收取租賃合同印花稅,賬本印花稅、實收資本印花稅等等。
由于稅務注銷的時候,需要提供公司近三年的帳本、會計憑證、財務報表等。如果你從來沒有記過賬,那么就要重頭開始補賬!
補賬當然要額外收費了,最便宜也得一個月100吧,然后您這都三年了,自己算算…
除了補賬之外,稅局還會要求出具清算報告,至少要出具最后一年的,也有的稅局是要求每年都要有。而清算報告根據公司賬務、稅務的復雜情況來收費,一般來說也得2000塊/年/本。
再來看兩個案例:
■個稅絕對是個大坑!
A公司注銷的時候,由于公司成立較早,公司注冊資本的100萬注冊之后就以老板借款的名義出去了,現在注銷了,稅務要求補稅?
點睛:
財稅[2003]158號,“二、關于個人投資者從其投資的企業(個人獨資企業、合伙企業除外)借款長期不還的處理問題 納稅年度內個人投資者從其投資企業(個人獨資企業、合伙企業除外)借款,在該納稅年度終了后既不歸還,又未用于企業生產經營的,其未歸還的借款可視為企業對個人投資者的紅利分配,依照“利息、股息、紅利所得”項目計征個人所得稅?!?/SPAN>
這個文件很重要,按照這個規則,這家企業需要補繳個稅100*20%=20萬元,沒辦法這就是規則!所以,公司要注銷前一定要好好檢查一下其他應收款,這是稅務必查項目!
■印花稅注銷時成了必查項!
平時,大家對印花稅好像感覺稅務管理非常松,但是注銷的時候必查!
提示:
地稅有可能會對企業成立幾年來重大合同均進行印花稅審核,實收資本、資本公積、營業賬簿、租賃、購銷合同都是檢查重點!
注銷前,自己檢查一遍,提前把稅補了,省的注銷的時候到處在補稅!
2017年以來,稅局一直處于嚴打狀態,企業老板和會計一方面擔心稅局稽查會查到自己頭上,一方面在日常的賬務處理中難免會進行一些不符合常規的踩線操作。
上條新聞:公司注銷公告,公司減資公告,遺失公告 |
下條新聞:返回列表 |